賣地設戲院條款 發展商︰地價影響微

社會

發布時間: 2017/03/14 08:03

分享:

分享: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公布,政府會在啟德和沙田兩幅計劃出售的商業用地加入設立電影院賣地條款,推動本港電影產業長遠發展。(陳偉英攝)

政府研究將啟德及沙田兩幅地皮加入設立戲院的賣地條款,發展商及測量師普遍預計,因戲院本身亦能帶旺人流,故對地價影響輕微,估計最多會下調2%至3%。

【延伸閱讀】啓德沙田兩商業地 規定加建戲院

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稱,中環等一綫旺區自然較難容納戲院,但啟德、沙田等比較鄰近民生、住宅區的商業項目,即使加入規定要建戲院,亦有助商場帶旺人流,有關條款不會地價有明顯影響。

曾執導多套電影的裕泰興董事總經理羅守耀則指,戲院的承租能力及收入普遍偏低,近年不少戲院都改為商場,預計地契加入有關條款會對地價有影響,但只要選擇的地皮規模夠大,如超過30萬至40萬平方呎以上,相信影響會輕微,因目前不少大型商場都有設立戲院。他又提到,近年規模較細的小型戲院興起,地契會否更詳細規定用地所提供戲院座位由單一或者多間戲院組成,亦會有所影響。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服務董事總經理陳超國亦估計,加入戲院的條款要求規模不算過大,對於整體地價的影響亦只有2%至3%,選址方面,須視乎政府持有的土地分布,如旺角等區,即使政府希望在推地時加入有關條款,亦未必有地皮可配合。

【延伸閱讀】導演歎影院難求 不敢宣傳

據資料顯示,在60、70年代,政府將戲院定位為娛樂設施,並在規劃時加入指引,訂明社區內戲院座位數目及人口的比例,甚至透過賣地批出土地予發展商興建戲院,形成柴灣、觀塘都出現各類戲院大廈。

隨着政策改變,政府後來視戲院為一般商業用途,亦未有硬性在地契上加入要求,而戲院的承租能力一般低於其他行業,故此,近年不乏將戲院轉為商場和超級市場。羅守耀稱,目前不少地區都缺乏戲院,例如北區、沙田只有兩、三間戲院,難免影響市民觀看電影的意慾,過往在電影發展局內,亦有提出在地契加入電影院的建議。

不過,他提醒,即使未來的戲院數目會在政策下而有所增加,最主要是電影放映業受益,院商亦有可能以播放荷李活電影為主,要振興港產片最終仍然有賴本港電影界努力。

撰文 : 余敏欽 經濟日報記者